張建良醫生執業資料
精神病患者可怕嗎?
「精神病漢斬人」、「有精神病紀錄」……這些含有歧視精神病患者的字眼或語句,近年不時在報紙、雜誌上看到。被一眾傳媒渲染下,一般市民潛移默化地認為,所有精神病患者都具攻擊性,並產生不寒而慄的感覺。最近,甚至連接受過高等教育,並具有社會地位的議員,亦發表了帶有歧視精神病患者的言論。在這個環境下,市民也很容易不自覺地標籤精神病患者,認為這些病友是人群中的「洪水猛獸」,對他們抱有一種「避之則吉」的心態。
其實,精神病症與一般疾病無異,只要接受治療,也有康復的一天。精神病是一種由腦部內分泌失調或結構受損所引致的疾病,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情緒、思想、行為及日常生活功能。精神病種類繁多,包括情緒病、網絡成癮、精神分裂症等。每個精神病患者跟我們沒大分別,背後都有着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。當他們最軟弱、最需要支持的時候,只要我們陪伴着他們,聽他們的傾訴,也就可以紓緩他們的情感,給予他們關心、接納和希望,情況便可以改善了。
如果病情持續,病者應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如精神科醫生、精神科護士及社工,也可尋求社區內的支援,例如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」。事實上,並非每一個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傾向,他們也有溫柔和友善的一面。回憶起過去我接觸的精神病康復者,看着他們由發病時的精神紊亂,到病情穩定以至康復重返社會,過着有意義的生活,當中有不少令人感動及鼓舞的場面。精神病患者或康復者並不是那麼可怕的。
資料來源: 頭條日報 30-01-20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