鄔延年醫生執業資料
醫藥行業升級國際之路
新春過後,國務院會議明確未來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四大方向:(一)加快多發病和罕見病重大藥物產業化;(二)健全安全性評價和產品溯源體系;(三)加快臨牀急需藥物和醫療器械產品審評審批;及(四)理順藥品耗材價格。
常務會議的部署着重提供服務,以貼地政策惠及民生,圖收穩定經濟增長之效。會議亦確定促進中醫藥發展,發揚傳統醫學優勢,可見隨着屠呦呦奪諾獎後,傳統醫學更受中央重視。事實上,配合針對老年人口增長,中醫對「治未病」的「固本培元」,可為「健康中國」主題作出貢獻。
老年人口較多出現的病種,一般為糖尿病、腫瘤及心腦血管病,政府提倡相關藥物鏈升級化,支援擁有專利的國產原研藥及品牌仿製藥,開展國際註冊認證,借外地指標加強居民對國產藥的信心,亦可幫助開拓國際銷售渠道,讓救命藥降價惠及平民,實是一舉多得。
不過,就目前內地重大病種而言,許多救命藥長期處於短缺狀態,究其原因是用藥市場需求不顯著,加上研發成本昂貴,藥企在付出多回報少的商業考慮下,怎會釋出生產動機?
根據最新數據,目前全球已探知罕見病種逾七千類,內地有紀錄的發病病種亦逾五千七百種;但全球有效針對罕見病種藥物約四百種當中,中國境內生產卻不足一百種。
目 前國產原研藥和品牌仿製藥要離開國土,海外註冊認證並推廣銷售,個案只是鳳毛麟角,審核過程絕不易走,遑論中成藥闖關?面對國外評審機制及標準均不適應, 中藥國際化過往都只是空談。但這次國務院從政府層面推動國際註冊認證,有機會為藥業升級困局破冰,醫藥經濟便可沿「一帶一路」走出去。
資料來源: 頭條日報 22-02-2016